记蓼南中学一位拄双拐上课的老师!
最美乡间拄杖声张三“砰——,砰——,砰——”。这是拐杖触碰地面发出的声音。听似枯燥、单调。然而,我却认为它是这世上最美的音符!每每响声传来,都会不由自主地让我心灵震荡。此刻,当我确定主题,想把它记述下来,键盘敲起时,怎么也止不住泪眼模糊——杨久平老师,1967年生。1988年九江师专中文系毕业。30多年来,一直在庐山市边远的农村学校——蓼南中学任教。杨老师幼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右腿重度残疾。走路时必须一手叉住瘦弱的残腿,一手空中甩动以达身体平衡。健康人只消半分钟的路程,换上他就得移5、6分钟。遇到上下楼梯时,他总是满头大汗,中途还得靠在扶手上歇喘一番。若是碰上雨雪天气,情况就更糟。摔倒是家常便饭。路面一滑,或冷不丁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刮倒。所以,他办公室里常备有一捆草纸。每遇此况,他就将其垫在椅子上坐下,利用体温把被泥水浸湿的裤子“烘干”。由于怕上课时让学生看着尴尬,杨老师平时穿的上衣总是很长,长到足够罩到屁股以下。那些年,杨老师就这样硬撑着坚持上班。随着年龄增长,杨老师体能渐渐不支。频繁的摔伤已使他那算是“体面”的模式难以维持。不得已,近十几年来,杨老师就拄着双拐上班。他周身时发伤痛,天气变化时疼痛更甚。但他已然习惯,从未因之而缺勤;他还身患痛风,有时肘部肿得鹅蛋那么大,他都强忍着。熬不过时,才找医生打几针后依旧来校。学校领导看在眼里,也曾想让他歇下来。但一则杨老师既怕辜负了学生,也不服自己一身学识白费;再则若真按规定请病假的话,工资会少一大截。事实上,杨老师家庭经济相当拮据。妻子肢残,几乎没有劳动能力,一双儿女上学也急着要钱。像他这种情况又够不上扶贫对象。作为一家的主心骨啊,杨老师能有选择?说起来有点怪。杨老师缺钱,但他对钱又表现得无所谓。以前带毕业班时,周日晨读辅导学校未作安排,他就全包了。尔后也没有因此向学校索要一分钱;今年开学,由于新政策未出台,学校暂没有安排托管。他主动地每天早早候在班上,帮着看管学生;中午还放弃休息下到班上陪护学生午休。我观察了一下,全校就他一人这样做了。乡村教学艰苦,乡村班主任工作更苦——钱少、事杂、责任大。正因如此,大家都不愿意当了。面对这种情况,杨老师主动请缨。年近50岁带了一届班主任,紧接着又带一轮。他爱生如子,与学生打成一片。时常可以看见他在乡间的小路上,孤寂地拄着双拐,一步一步丈量,去每位学生家家访的身影……。杨老师今年54岁了,又担任毕业班语文、班主任和八年级地理教学。今年,他获得了学校颁发的“地理学科带头人”荣誉称号(这次没人跟他争。否则,他又会让着不要的)。本来,按学校惯例,像他这种情况是不需要带这么多课的。但一年又一年,杨老师的教学任务在全校同龄人中总是最重的!他淡淡地说:“孩子们怪可怜的,发展家乡教育能有退路么……”谁都知道,杨老师为人随和、乐于助人、待人以诚。同事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。尤其是在工作中,他一丝不苟、淡泊名利。尽管他兢兢业业,教学成绩突出。但是,他获得的荣誉并不多。在这方面,他的理念是:只管埋头做事,不与他人争利。他常常把荣誉主动让给年轻人或急需评职称的同事。而他自己的职称晋升却是在同龄人中时间最晚档次最低的。即便如此,他毫无怨言。所以,学校在历年的评先评优中,大家都产生一种定势——“这个荣誉就不给老杨了,他境界高、无所谓……”。杨老师多才多艺。琴棋书画,样样都行。我弹钢琴还是他教的呢。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,把学生组织到音乐室教他们弹琴、或者带到美术室教书法绘画。今年上半年他指导的五位学生,在全市中学生书法比赛中全都获奖;所指导的班级在全市“庆祝建党100周年颂歌”活动中,获市二等奖。后来,学校在跟他商讨给他付出的劳动意思意思时,他一笑置之。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他孜孜不倦地指导学生写古体诗词。历任“土鸡蛋诗社”社长、主编。这一切,他完全出于自觉自愿。不是没想过,杨老师拖着残躯,拄着双拐,顾全大局,任劳任怨,不言代价与回报;30多年来,他驻身乡村,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默默奉献!我们无论给他什么高一点的荣誉都不为过。可是,我们无法办到——他连报送的资格都没有!条条框框早已卡死:什么师德优秀呀、年度优秀呀、这个奖项、那个表彰的……。杨老师没有,真的没有!他早已把荣誉都主动让给了他认为最需要的人——唯独撇开了自己!当我们在分配任务面临阻力的时候,会想到杨老师;当我们遭遇挫折自嘲要淡泊名利时,会想到杨老师;当……。幸好,在这个教师节,我们又想起了杨老师!“砰——,砰——,砰——”。耳畔又响起那熟悉的声音。扪心自问:我们是不是欠了杨老师点什么?非常感谢大家对杨老师的认可!教师节前一天我接飞飞任务构思此文时,眼里确实充满了泪水。奈何时间紧促笔力不足最后效果欠佳。说心里话,像杨老师这样的人很容易被遗忘。然而,作为他的同事和半个领导这么多年来也对此视而不见,多少有点说不过去。值得庆幸的是,文章得到了如此多读着的关注又给了我一丝慰藉。最后,愿我们一起努力,如能把杨老师推向县级或县级以上表彰,也算是对他30年来无欲无求拄着双拐扎根农村教育的一个交代。再次感谢各位! 点赞
点赞
为这样的老师点赞
身残志坚,上面是哪个脑残的人说招不到正常老师,比那些四肢发达,头脑草包的人强千万倍 不认识他。
值得我们学习
为他们点赞
snakiii 发表于 2021-9-9 17:05
是招不到正常的老师吗?
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不正常是指什么,我觉得这样一位意志坚定,才华横溢,几十年坚守的乡村教师能教会学生更多。
点赞
老师辛苦了!
真是一位好老师,
是招不到正常的老师吗?
这样的老师反而没有钱。你看那些一天想办法坑学生的才有钱
杨老师为人乐观,爱学生如自己的孩子,特别是还有一手漂亮字,钢笔,毛笔都特别的棒。想对你说辛苦了杨老师 snakiii 发表于 2021-9-9 17:05
是招不到正常的老师吗?
不是招不到,是招不到安心在农村教书的老师。农村老师工资低,福利少,都想往城里挤。
向杨久平老师那一代还在蓼南中学默默耕耘的老师们致敬!
加油
值得我们学习。。
加油加油